中心“安阳扇组”地层命名荣登中文核心期刊《地质与勘探》

近日,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牵头,联合矿产资源勘查中心、生态环境地质服务中心共同完成的“安阳扇组(Anyangshan Formation)”地层命名,正式在中文核心期刊《地质与勘探》2025年第5期发表。这是我中心在河南平原第四纪地层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,填补了豫北地区中更新统年代地层命名的空白,为区域地质研究、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
为了完成这一地层命名,中心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在标准钻孔中系统开展了综合测井,利用先进的波速和电阻率测井技术,精准识别地层界线,提升地层划分的科学性;与国家级实验室合作,完成光释光(OSL)和电子自旋共振(ESR)测年,获得关键年代数据,确保地层划分的时代准确;详细分析岩性组合、沉积特征和古环境信息,正式提出“安阳扇组”年代地层单位。

安阳扇组(Anyangshan Formation),命名地点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小坡村北。年代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(Qp2),上部与太康组(Qp3)整合接触,下部与新近系中新统(N2h)不整合接触。该层组以砂卵石等粗颗粒物为主与粉土、粉质黏土等细颗粒物互层,卵石成分以灰岩为主,次为石英砂岩,主色呈灰色、棕褐色。河流冲洪积相。钻孔取样ESR测年下限576±57ka。安阳扇组对比 2023 年国际年代地层表千叶阶(129~774 ka)。该层组广泛分布于安阳河冲洪积扇平原,厚度大、分布广,是安阳市地下水重要含水层,同时也是安阳市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的回灌层。该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第四纪地层体系,也为安阳城市地质安全、地下空间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。

此次“安阳扇组”的成功命名,充分体现了中心在地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。下一步,中心将继续深化第四纪地层研究,推动成果转化应用,为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地质支撑。